治未病“前世”
“治未病”,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概念,其核心思想是预防为主,防患于未然。这个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,《商书》中记载“惟事事,乃其有备,有备无患”。《周易》曰:水在火上,既济。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”。反映了防患于未然的预防思想,是中医治未病理论的萌芽。
“治未病”一词最早出现于《黄帝内经》:“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,不治已乱治未乱,此之谓也。夫病已成而后药治之,乱已成而后治之,譬犹渴而穿井,斗而铸锥,不亦晚乎”。从正反两方面强调了治未病的重要性。可见很早以前,中医学就注意到了治未病的问题。后世医家将治未病思想概括为未病先防、既病防变、瘥后防复等多个方面的内容。
治未病“今生”
“治未病”是以治未病理念为核心,针对个体健康状态,运用中医药养生保健技术和方法,结合现代健康管理手段和方法,系统维护和提升人整体功能状态,管理个体健康状态风险,实现“不得病,少得病,晚得病,不复发”的健康目标,达到预防疾病、健康长寿目的。它提醒人们要重视生活方式的调整,以预防疾病的发生。
防重于治
在疾病未发生之前,采取各种预防措施,如通过调整生活方式、预防措施和中医药等手段增强机体的正气,消除有害因素的侵袭,以防止疾病的发生。这是中医预防疾病,防重于治思想的突出体现。其适用人群:
1. 中医体质偏颇人群:健康体检人群中体质辨识结果符合气虚质、阳虚质、阴虚质、痰湿质、湿热质、气郁质、血瘀质或特禀质等偏颇体质者。
2. 亚健康人群:处于亚健康状态者,如疲劳、虚弱、情绪改变、或易感冒、胃肠功能失调、睡眠质量下降等;或是与年龄不相符的组织结构或生理功能的表现,如记忆力减退、性生活质量下降等。
3. 病前状态人群:常见病前状态有高尿酸血症、糖调节异常、血脂异常、临界高血压、肥胖、颈肩腰腿痛、代谢综合征、更年期、经前综合征等。
4. 慢性疾病需实施健康管理的人群:指已达到相关疾病的诊断标准,处于疾病稳定期,愿意接受中医健康管理,通过生活方式改变与自我保健,可以提高生活质量、促进疾病向愈的人群。
5. 其他关注健康的特殊人群:如育龄妇女(孕前调理)、男性(育前保健)、老年人(延年益寿)等。
既病防变
既病防变,即在疾病已经发生但尚未发展到严重阶段时,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加重和传变。
《难经 •七十七难》曰:“经言上工治未病,中工治已病者,见肝之病,不晓相传,但一心治肝,故曰治已病也。”
《金匮要略 •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》篇首亦云“见肝之病,知肝传脾,当先实脾。”
仲景依据脏腑病证的传变规律,以治肝实脾为例阐明了已病后对未病脏腑在治疗上的预防措施,指出在治疗疾病时应注意照顾未病的脏腑,防止疾病的传变,先治或先安未病的脏腑,截断疾病的传变途径,防其蔓延为患,使疾病向痊愈方面转化。
同时还提出对已成之病,要采取积极的救治措施,防止病情的逆变,阻止病势的发展。疾病初愈,要补养正气,注意调摄,促进康复,防止原病复发或复生它病。
瘥后防复
瘥后防复,其中“瘥”,指患病刚痊愈,正处于恢复期,脏腑气血皆不足,荣卫未通,脾胃之气未和,正气尚未复原;“瘥后”即指疾病初愈至完全恢复正常健康状态这一段时间;“瘥后”不是疾病辨证论治的终结,而是六经病暂时缓解的一个阶段。
《素问. 至真要大论》指出:“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,以平为期。” 在疾病初愈、缓解或痊愈阶段,阴阳刚刚达到新的平衡,一般而言,大多有邪气留恋之势,机体处于不稳定状态,生理功能尚未完全恢复,这就要求在病愈或病情稳定之后,针对患者的情况,采取综合措施(包括禁忌、饮食调护等多个方面的内容),促使脏腑经络功能尽快恢复,要注意从整体上调理阴阳,维持并巩固阴阳平衡,以达到邪尽病愈,扶助正气,消除宿根,避免诱因,防止复发的目的。
如热病初愈,但余热未尽,蕴藏在内,脾胃虚弱,胃气未复的状况,这时不应食肉或多食,否则会伤及脾胃,助长热邪而复发疾病。
措施
1.情志调养:保持心态平和,遇事坦然处之,才能颐养真气,去病增寿。
2.养生保健:通过动摇身体形体可以锻炼身体,流通气血,疏郁散滞,促进脾胃的纳化协调能力,使机体气血调畅通达,筋骨肌肉坚实,从而增强体质并提高机体防御邪气的能力。常见的运动健身项目有八段锦、太极拳、易筋经等。形体锻炼的要点有三个:一是运动量要适度,要因人而宜,做到“形劳而不倦”;二是要循序渐进,运动量由小到大;三是要持之以恒。
3.饮食有节: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,提倡定时定量,不可过饥过饱,以免损伤肠胃;要保持食性的寒温适中:偏阳虚体质的人,日常饮食以平性及温性为主;偏阳盛体质的人,日常饮食以平性及寒性的饮食为主;若某食材偏寒凉,在烹饪时加入温热性的调味品,如葱、生姜、辣椒等,从而达到气和,阴阳平衡。
4.环境调适:适应环境变化,避免不良环境对身体的影响。
5.起居有常:顺应四时和昼夜的变化,安排合理的作息时间。